6月16日,受強降水云系影響,廣東梅州市多地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多地受災嚴重,梅州平遠、蕉嶺、梅縣、大埔、豐順等縣(區)多處發生山洪、山體滑坡。面對洪水導致的道路受阻,電力及光纜受損,廣東移動緊急通過“無人機基站+衛星通信包+衛星通信車”,為搶險救災搶通網絡通信生命線。
“災害發生后,我們及時調集救援力量趕赴受災嚴重的地區,幫助受困群眾脫險、投送救災物資和實施醫療救助。”梅州市應急管理局局長羅裕權表示,他們聚焦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全力搜尋失聯被困人員。
6月20日,廣東省三防辦和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表示,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多次調度指導廣東省防汛救災工作,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維持針對廣東的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向廣東省調撥中央防汛搶險物資裝備22萬余件(臺、套)、中央救災物資5000件。
災后,梅州團組織聞“汛”而動,組織青年志愿者、青年突擊隊奔赴前線,吹響青春集結號,筑牢防汛抗災的“青春堤壩”,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攻堅戰。
團梅州市平遠縣委組織青年志愿者、義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隊員,集中到縣志愿服務總站開展接收、整理賑災物資,整理、派發物資到各受災鎮。截至6月19日,累計志愿服務250余人次,共接收捐贈物資飲用水、食品、清潔工具、藥品等300余批次,整理運送60余批次、80多輛車的物資到各鎮,并印發《平遠縣防汛救災后勤志愿服務招募令》,組建8個受災鎮志愿服務交流群及800余人次的志愿服務人員,開展救援搶險、搬運物資等防汛救災志愿服務工作。
6月16日晚,在梅州市梅縣區桃堯鎮開汽修廠的何振安看到河水漲到街道,立刻把廠內的一艘皮筏艇安裝好馬達,投入到轉移群眾的工作中。從當天20時到次日5時,何振安和當地救援人員合力將沿街居民都成功轉移到了安置點。一名鎮干部回憶,“他來來回回可能跑了十幾趟,轉移了三四十名群眾。”
梅州部分鄉鎮由于山體滑坡,一度道路受阻、通信中斷,為爭分奪秒救援被困人員,消防人員等救援隊伍徒步進村搶險。截至6月20日11時30分,梅州市接報強降雨相關警情420起,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協同國家消防救援局廣東機動隊伍共出動消防救援人員4248人次、消防車輛584輛次、舟艇332艘次,疏散、營救群眾1869人。
6月17日4時,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白渡特勤站由7名消防員組成的先鋒隊結束在平遠縣東石鎮的救援工作,徒步前往泗水鎮開展救援,于當日16時許到達泗水鎮大新村。消防員周楨武介紹,他們途經東石鎮時還解救了一名因山體滑坡被困半山腰的路政人員。
同時,暴雨導致梅州多地低洼區域遭受嚴重水浸,交通與通訊系統中斷,部分鎮村因此失聯。南方電網廣東梅州供電局在災后第一時間組織搶險救援力量投入防汛抗洪保電的第一線,抓緊修復電力受損的基礎設施,全力保障電力供給。6月20日至21日,在250個受災行政村實現電力搶通后,梅州供電局繼續加快搶修進度,保障電力供應。截至6月21日16時,梅州已有16萬受影響用戶恢復正常用電,復電進度達九成。
6月20日,梅州梅縣區桃堯鎮河口公變成功送電,桃堯鎮全面復電,多日奔走于各個搶修現場的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黨員突擊隊隊長陳德新松了一口氣,帶著同事挨家挨戶查看各家村民情況。一位70多歲的阿婆獨自一人居住,陳德新為阿婆檢查家中線路和電器后合上開關,屋內被照亮。
災情發生后,國省干線公路部分路段不同程度受損,梅州市公路部門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搶通工作,截至6月20日已出動應急搶險機械車輛130多輛、應急搶險人員220多人,受阻的交通等基礎設施正在逐步恢復中。
在道路中斷、斷水斷電、通信中斷的“孤島村”,空中救援力量為受災民眾打開一條“生命通道”。據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介紹,6月17日以來,廣東省應急航空救援中心共出動5架救援直升機,執行梅州市平遠縣、蕉嶺縣應急航空救援任務,至6月21日11時累計飛行384架次,向災區運送專業救援人員1251人次,運送應急救援物資86批次約69噸;從災區轉運出受傷民眾52人(含重傷員25人)。
目前,梅州多地交通逐步恢復,受災群眾已轉移安置。在受災嚴重的梅州市平遠縣,截至21日晚,全縣轉移安置群眾約1.2萬人,相關部門全力保障轉移群眾在安置點的生活,及時發放礦泉水、方便面、床被等生活物資,做好病毒消殺防治等工作。此外,多地正開展路面清淤除障,有序開展災后生產生活恢復工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