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流程是按一定的方法和規律設計的教學方案。
(相關資料圖)
2、它包括三方面: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情趣-------引發探究欲望。
3、 聯系生活實際及熱點問題,創設問題情景。
4、 單純的數學知識往往比較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他們的學習情感。
5、因此,要從現代生產、生活實際或社會熱點問題出發創設情境,給出一些新鮮的、生動的、有趣的、真實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解答,引發學生對真實問題的探究,進而誘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6、 2、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創設問題情景。
7、 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矛盾是激起求知和探究欲望的有利因素。
8、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認知矛盾,甚至尋找契機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進而引導他們探究數學知識。
9、 二、優化師生關系,激發學習情感-------營造探究氛圍。
10、 留出空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
11、 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下幾個環節中留出“空白”,讓學生去探索、思考。
12、(1)在尋找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時留“空白”;(2)在提問后留“空白”;(3)當學生對知識認識模糊時留“空白”;(4)在概括結論之前留“空白”;(5)在出現錯誤之后留“空白”;(6)在出現難題時留“空白”。
13、 只有充分相信學生的內在潛力,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寬松的空間,讓他們去自行探究,才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潛力。
14、 2、群體互動,提倡合作探究。
15、 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探索材料,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有計劃地組織他們進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體探究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16、3、激勵評價,使學生保持探究熱情。
17、 三、挖掘探究資源,激發學習熱情-------開展探究活動。
18、 挖掘教材資源,開展探究活動。
19、 數學課本是供教學用的材料,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憑借課本,而應認真鉆研和熟悉教材,針對教材中的知識點,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組織學生探究,以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
20、 2、善用故錯效應,開展探究活動。
21、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抓住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或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故意出錯,引導學生去探究、糾正。
22、這對保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很有好處。
23、 3、緊扣生活實際,開展探究活動。
24、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25、因此,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布置實踐性的題目,指導學生參加探究活動,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