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每日觀點:記者觀察:“困局”不是“死局”

評論


(相關資料圖)

□本報記者 杜肖錦

過去,不少有潛力的初創小微企業急需資金支持時,自身信用瑕疵成了難以跨過的“硬門檻”,攔住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創業者。

多地實踐證明,小微企業信用困局不是“死局”,關鍵在于是否能突破固有思維定式,探索靈活的融資機制。在浙江,臺州金融監管分局指導當地金融機構探索信用修復,引入融資輔導工作機制,要求銀行機構對于不符合本行授信條件的企業,反饋真實情況,由當地工作專班統籌開展融資輔導,實實在在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在福建,龍巖金融監管分局通過“金服云”平臺收集銀行拒絕授信原因,開展智能匹配推薦。建立分類處置機制,通過平臺推送企業融資問題至各地專班及時解決。

當信用評價從“一錘定音”變“動態修復”,融資服務從“銀行單干”變“多方協同”,小微企業融資才能走出信用瑕疵陰影,找到“信用支點”,實現低成本融資。

破解小微企業信用融資困局,首先,要打破“征信有瑕疵就一棍子打死”的傳統思維,主動對接找“破題點”。這樣既避免銀行因信息差誤判企業潛力,也讓企業看到修復信用的希望,留住實干創業者。

其次,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分類處置融資堵點。小微企業信用困局各異,有的是出現了短期信用瑕疵,有的則是過往環保整改、資產登記方面沒有及時跟進,這就需要進行針對性創新,提高融資協調的效力。

最后,跨部門統籌聯動的“合力”是機制順利運行的保障。信用修復涉及監管、環保、自然資源等多主體,單靠銀行或企業難以做成。正如多地金融機構負責人所言,信用修復的“溫度”依賴于多方合力的強度。

不同地域產業結構、行業信用特點有差異,唯有以靈活創新破信息壁壘、以精準服務解企業痛點、以統籌聯動聚合力,才能讓小微企業真正走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困局,讓更多有潛力的創業者輕裝上陣、行穩致遠。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激情懂色av一区av二区av,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