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   >  正文

環球熱推薦:新疆蒙古族繡娘:讓非遺變得“潮”起來

評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唧唧復唧唧,是誰當戶織?”新疆博樂市蒙古族繡娘托·圖亞的服裝設計工作室里傳來陣陣縫紉機的聲音,她正在趕制一件訂單服飾。

托·圖亞生活、工作的博樂市位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是新疆蒙古族民眾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蒙古族服飾主要以長袍、帽子、坎肩為主,加以各種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是中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日,記者來到博樂市探訪托·圖亞的服裝設計工作室時了解到,多年前,她在創業之初,曾四處尋訪蒙古族老藝人,向他們求學,希望不丟傳統,不失本色,守住蒙古族服飾的“宗”。托·圖亞告訴中新社記者,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民族服飾,希望上班、出行都能穿戴。讓民族服飾“潮”起來,需要創新,在設計上還要加點“料”。

記者在托·圖亞的服裝設計工作室里看到,一張張設計圖紙在桌上鋪開,蒙古族元素與經典潮流元素融合?!拔覀兏牧剂嗣褡宸椀拿媪?,采用絨鍛、麻紗等材質,增加穿著舒適感;在顏色上大膽使用了霧霾藍等莫蘭迪色系,讓傳統服飾由鮮艷變得柔和,這樣更符合日常穿搭的需求。”托·圖亞說。

和托·圖亞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創辦民族特色服飾工坊。銀針穿梭,彩線紛飛,手腕翻轉間,蒙古族繡娘吳茵畢麗克的手中一件件精美的蒙古族服飾悄然完工。

吳茵畢麗克2014年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司,目前,旗下擁有8個專業合作社。

她表示,合作社現在有手工刺繡、旅游紀念品180余種,做工細致、花樣獨特,深受周邊縣市民眾的喜愛,并銷往上海、北京等地。同時,合作社還培養了600余名繡娘?!敖窈笪覍ьI更多的農村婦女依靠蒙繡致富,傳承蒙古族刺繡、蒙古族服飾等文化遺產?!?/p>

新疆博樂市文化館館長冬花向記者表示,不能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留在博物館,非遺文化只有跟生活同生共長,以傳承綿延薪火,才會煥發活力。近年,博樂市高度重視蒙古族服飾、蒙古族刺繡手藝的保護與發展,通過舉辦展覽、民族服飾節、開設培訓班等,讓民眾近距離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潮”起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標簽: 蒙古族服飾 民族服飾 服裝設計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激情懂色av一区av二区av,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