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隨著用電高峰的到來,公共充電樁的充電成本也呈現出小幅上調的趨勢。據新京報貝殼財經報道,河南省的一名網約車司機姚師傅表示,目前充電成本已經上漲了。他說:“每度電漲了3-4毛錢,現在充一次電要多花十多塊錢。”這種充電成本上漲的情況并非個例,上海、武漢、青島、重慶、深圳和廣州等地也都出現了類似的上調情況,有些地區的充電成本甚至已經沖破了2元/度的大關,不少車主直呼“充不起”。
(相關資料圖)
公共充電樁的充電成本上漲,對于使用電動車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電動車,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節約能源。然而,充電成本的上漲可能會讓人們對電動車的使用產生疑慮。
——新能源汽車增量擴大充電樁需求缺口
根據2015年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到2020年的建設目標是建成480萬個充電樁,以滿足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其中,公共充電樁數量目標為50萬個,私人充電樁數量目標為430萬個,車樁比例基本達到1:1。
然而,目前的充電網絡建設遠遠落后于規劃。截至2021年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784萬輛,而充電樁數量只有261.7萬個,車樁比例為3:1。綜合考慮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充電樁數量,從2015年到2021年,全國的車樁比例從8.8:1下降到了3:1的水平。近五年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車樁比例在3:1左右波動,充電設施的配套有所改善,但與《發展指南》規劃的1:1車樁比例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為了實現國家新能源汽車規劃目標,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未來的重點,電動汽車充電行業的發展空間將非常巨大。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市場份額
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的主要龍頭運營企業包括星星充電、特來電、國家電網和云快充。根據2021年的數據,以電動汽車公用充電樁運營數量來看,星星充電占據了23.97%的市場份額,特來電占據了16.29%的市場份額,云快充占據了16.27%的市場份額。而以電動汽車專用充電樁運營數量來看,特來電占據了35.72%的市場份額,國家電網占據了30.13%的市場份額,星星充電占據了18.75%的市場份額。
對于充電價格浮動,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品牌中心總經理王昆鵬表示,與夏季進入用電高峰期有關。在供電緊張的情況下,一些地區采取了分時電價政策,導致電費在用電高峰時期可能上調,這也使得充電費用的整體成本有所提高。然而,從全國整體情況來看,充電服務費相對穩定。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表示,充電樁充電價格上漲涉及多個因素。除了夏季用電高峰期和部分地區調整了分時電價導致電費上漲外,還存在充電站大多虧損的問題。這反映出企業主要依靠電費差價和服務費等單一盈利模式,缺乏多元化的盈利方式。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