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現實逐步兌現,高位承壓
12月在防疫優化及供應端減產的雙重利好刺激下,PTA低位反彈,由前期的低點4900元/噸附近反彈至階段性的高位5560元/噸附近,上漲高達660元/噸,漲幅高達13%,春節臨近,終端需求暫無實質性好轉,需求持續改善存疑,PTA后市何去何從?
(資料圖片)
一、防疫優化后,需求的弱現實與強預期
防疫措施優化,市場對下游消費復蘇存樂觀預期,疊加下游布商年底有備貨需求,近期聚酯產銷好轉,尤其是部分貿易商抄底需求刺激下,聚酯產品去庫明顯,帶動產業鏈強勢上漲。但終端需求持續改善存疑,隨著春節臨近,織造開機率繼續走弱,多數工廠于本月底減產停車,部分1月初,少數1月中旬。截止12月29日,江浙地區化纖織造綜合開機率為30.17%,環比上周下降16.68%。
12月,在成本和需求提振下,聚酯產品價格延續上漲,從一定程度上提振面料市場,但隨著春節臨近,此次行情降溫,終端需求冷清,新單明顯下降,下游采購積極性下降,導致12月下旬,市場再度進入缺單的狀態,大多數生產廠家僅執行年前交付的訂單。對于年后的行情,目前來看大多數生產廠家表示,所剩訂單僅夠年后半個月左右,訂單量去去年同期相比,萎縮較為嚴重,因此年后“開門紅”的概率不大。國內消費復蘇仍需時間,訂單量和需求目前仍較弱。
二、終端季節性淡季,聚酯開機負荷持續下滑
12月聚酯產量420萬噸,月均開機負荷70.37%。臨近年底,需求表現不佳,國內聚酯企業陸續減產、檢修,月內聚酯開機負荷出現大幅下滑。前期市場預期改變,帶動一波淡季補貨從而激發加彈及終端織造備貨意向,聚酯產品庫存略降,但仍處于相對較高的位置。截止12月29日,POY工廠庫存在20.1天,FDY工廠庫存在24.4天,DTY庫存在26.5天,滌綸短纖工廠權益庫存6.44天。
12月部分聚酯生產企業減產檢修,月底聚酯開機負荷下降0.68%至68.66%。由于臨近年底疊加感染高峰導致的缺工問題影響下,紗廠及織造廠開工率繼續下滑,聚酯產品或將重拾累庫。1月,春節假期多數終端企業停車放假,且聚酯企業面對高企的成品庫存,負荷下降的概率較大。
三、檢修增加,PTA供應縮量明顯
12月,東營威聯、嘉通能源投產,產能基數7364萬噸/年。雖有新裝置投產,但PTA開機負荷64.50%,環比-8.43%,產量大幅下滑至412萬噸。12月裝置檢修增加,如楊子、能投停車,逸盛新材料、福海創、獨山能源、降負,亞東重啟,大化、中泰提負。1月,新材料一套裝置計劃停車,東營威聯、四川能投、珠海BP計劃重啟,亞東石化、嘉通能源計劃提負,且仍有新裝置投放,預計1月PTA開機率窄幅提升,產量升至428萬噸左右。
2023年計劃新投產裝置偏高,約1200萬噸,但預估PTA投產多有延后。投產節奏來看,一季度兩套合計500萬噸產能的裝置計劃投產,且2022年底投產的威聯和桐昆PTA裝置2023年初開始貢獻產量,供應增量明顯而需求淡季,季節性累庫壓力偏大。目前供需平衡,且需求修復的強預期下,PTA加工費回暖至500元/噸附近,隨著PTA新增產能貢獻增量PTA加工費或將繼續壓縮的預期較強。
四、弱現實逐步兌現,警惕PTA高位下滑風險
成本、供應及節后消費信心提振之下,PTA近期表現持續較強。近期隨著感染率上升,節前缺乏補貨預期,聚酯、織造偏高庫存難消化,節后需求修復存在變數,需求端支撐不足,將加劇終端季節性弱勢進程。PTA新產能將投放,且前期檢修裝置重啟預期較強,供應增量明顯,供增需減加劇累庫預期。
整體來看,宏觀風向不穩,新裝置投產及下游負反饋持續,供需雙弱格局或將進一步加劇,累庫預期難改,弱現實逐步兌現,警惕PTA高位下滑風險,關注成本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