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國家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全可控能力,有利于廣西區更好承接產業轉移和吸引新興產業布局;區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為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創造了良好條件。2021年年底,《商務部關于繭絲綢行業“十四五”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印發《廣西蠶桑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要求率先構建現代蠶桑產業體系,使廣西由蠶桑產業大省向蠶桑產業強省轉變。藍圖繪就,使命在肩。廣西的桑蠶產業要強在哪里,如何變強?近年來,河池市作為廣西蠶桑產業集群建設的主導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桑蠶產業發展上進行了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符合當地實際、具有當地特色的路子。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河池市相關部門及桑蠶繭絲綢企業,進行了深入調查。
【資料圖】
1一條蟲,滋養老區百萬人
“前三季度,河池市蠶繭產量14.15萬噸,同比增長18.24%,蠶繭產值59.22億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23.7%。今年遭遇了干旱災害,這個成績來之不易?!?2月20日,河池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覃家旺介紹。
據介紹,今年河池市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全市桑園面積達94.41萬畝,低產桑園改造面積10.97萬畝,同比增長86.7%,蠶繭產量18.95萬噸,建立飼料化養蠶試點16個和工廠化養蠶基地11個,蠶桑產業生產規模日漸壯大并持續健康發展。
近日,記者走進宜州區旺騰生態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只見這里的工廠化養蠶基地一眼望不到邊,蠶房內遍布各種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機械。
如今的桑蠶養殖早已不是過去的模樣?!拔覀冞@里主要是小蠶養殖,今年培育三齡、四齡商品小蠶繭9000張左右,年利潤20多萬元,帶動600多戶農戶發展養蠶,蠶繭產值每年可達2000萬元?!焙献魃缲撠熑?、當地致富帶頭人韋慶益向記者介紹。
河池擁有桑蠶繭發展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優勢。近年來,該市抓住“東綢西移”的國家戰略,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桑蠶繭產業,并不斷拓展產業鏈。以主產區宜州為例,從2005年起,該區桑園面積、蠶繭產量及桑蠶生產規模連續18年保持全國縣域第一,2012年起又躍升為廣西第一大白廠絲生產基地縣(區)。今年,宜州區桑園面積39.2萬畝,鮮繭產量9.3萬噸,養蠶收入46億元。另外,河池市的金城江、東蘭、都安、環江、羅城等縣區桑蠶產業保有量逐年有所增長。
據了解,河池市入選“廣西農業品牌目錄”的河池桑蠶繭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價值累計超100億元,占全市農林牧業漁業總產值近4成。目前,該市蠶桑生產遍及11個縣(區),養蠶農戶近23萬戶約90萬人,蠶農養蠶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一條小小的蠶蟲帶出的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滋養著河池市近百萬人。
2一條路,創新驅動全國領先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向科技、向創新要勞動力、要生產力迫在眉睫。”12月20日,河池學院桑蠶領域專家、廣西眾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慧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擔憂。
廣西是養蠶大省,蠶農將近有100多萬戶,但是面臨著技術人員稀缺、蠶農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不少蠶農產繭效率和產量不高等問題?!懊鎸@些問題,我們的團隊向創新要效益,開發了智慧蠶房管家系統,蠶農接入系統遠程監控平臺以后,用戶可按照設置好的專業流程操作,實現傻瓜式養蠶,可以大幅度節省勞動力并提高出繭率?!卑不劢榻B。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國發展目標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桑蠶產業要現代化,必須創新發展?!瘪彝f。
11月25日,宜州區舉辦了2022中國絲綢大會暨第二屆中國桑蠶繭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向專家學者和科研院校及成功企業“取經”;今年6月底至7月初,河池市組建考察團赴蘇州大學考察學習蠶桑繭絲綢產業融合發展做法;7月18—22日,蘇州大學專家組到河池開展蠶桑繭絲綢發展現狀調研考察活動。河池市與蘇州大學共商建設亞熱帶蠶桑繭絲綢“一室三中心”,夯實亞熱帶蠶桑繭絲綢基礎研究,創新開展技術服務及先進實用技術研發。
向科技要人力物力,小蠶共育、方格蔟營繭、鮮繭繅絲等先進技術推廣和使用率,河池創新驅動已經在各環節具體化,居全國前列。
“蠶業的根本出路在于自動化智能化!”近日,記者走進廣西林勝堂蠶具有限公司,在這家專門研制養蠶自動化器具的企業見到了這句醒目的標語和各種各樣的“新蠶具”。目前,該企業已經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這是河池桑蠶產業發展過程中,當地產業人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在創新發展道路上積極探索出的寶貴成果。
3一千億,產業集群新目標
2022年,河池市引進總投資達93億元的輕紡城、絲綢之路年產1000萬米絲綢煉白及1000萬米印染制品、深圳同益新廣西國色天絲產業園和廣西國色天蠶產業園4個重大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后將一舉填補廣西絲綢產業鏈中端的煉白、染色、印花技術空白,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助力河池蠶桑產業可持續發展。
目前,河池僅宜州區就有規模以上繭絲綢加工企業15家,白廠絲產量4000噸,坯綢產量400萬米,白廠絲產量、繭絲綢加工能力保持廣西縣域第一。該區桑蠶生產、繭絲綢加工及桑蠶資源綜合利用總產值達45億元,40%生絲產品達到5A級以上,90%達到4A級以上,繭絲加工和桑蠶資源綜合利用能力繼續保持廣西縣域第一。
宜州區還有以桑樹、蠶沙、下繭等蠶桑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為主的企業15家。該區引進的廣西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桑枝生物堿片”,成為全國首家利用桑枝提取現代天然抗糖尿病中藥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并納入醫保目錄;引進實施絲綢煉染印項目,將填補廣西絲綢煉印染空白;謀劃建設宜州輕紡城(一期),首批將入駐20家企業。
今年4月29日,河池印發的《河池市繭絲綢全產業鏈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繭絲綢全產業鏈實現產值500億元。其中,一產實現產值110億元,二產實現產值230億元,三產實現產值160億元,整個產業鏈經濟規模在國內設區市的“領頭羊”優勢基本確立,初步形成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
“目前,河池市重點以宜州為核心區,加快桑蠶種養基地和繭絲綢精深加工園區建設,全面推進繭絲綢和紡織產業有效融合,大力培育千億元桑蠶繭絲綢產業集群,推動河池市實現‘絲綢大市’向‘絲綢強市’的新跨越?!比涨?,河池市委書記秦春成在2022中國絲綢大會上致辭中表示。
錨定“十四五”目標,圍繞蠶桑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河池市提出打造“蠶桑繭絲綢千億元產業集群”這一更長遠的工作目標?!奥肪€圖”已經勾勒,“蠶桑之鄉”河池已踏上向“絲綢新都”“世界新絲路”邁進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