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青島、張家港、上海等地棉花貿易商反饋,本周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連續上破85美分/磅、88美分/磅,逼近90美分/磅,貿易商大多沒有調整船貨、保稅棉報價基差;而鄭棉CF2305合約盤面價格持續在13500-14000元/噸區間盤整,導致內外棉花價格倒掛幅度較11、12月中旬前明顯擴大,再加上企業手中2022年棉花進口配額已基本消耗殆盡或臨時采購“闖關”成功的難度較大(滑準關稅配額有效期截止12月底),因此目前港口美金報價外棉出貨比較冷清,個別貿易商甚至連續兩、三天未開張。
據海關統計,11月份我國棉花進口貿易方式中一般貿易占比75%,較10月份回落10個百分點;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占比14%,較上月回升8個百分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占比9%,較上月回升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近兩個月滑準關稅配額進口、加工貿易進口呈現階段性增長狀態。巴西棉由于9/10月份向中國市場裝運量比較大,又處于美棉供應青黃不接期;再加上保稅、船貨2022年巴西棉報價基差低于同指標美棉2-4美分/磅,性價比較強,因此11、12月份巴西棉對中國出口增長表現強勢,將美棉甩在身后。
張家港某棉花企業表示,近幾日包括江浙、河南、安徽等地棉紡廠/中間商對港口棉花現貨的詢價、拿貨的積極性較12月上中旬明顯下降,除了ICE期貨盤面上漲、配額少外,還與近日很多棉紡廠、織造企業職工感染新冠人數增多、缺崗較重導致企業開機率下降及臨近年底用棉企業資金流收緊、抓緊成品去庫存等有關。再者,近期人民幣匯率由升轉貶,進口外棉成本持續上行。截止12月19日,與11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相比,12月內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整體拉升2023個基點,一度收復7.0整數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