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機械化種植,無人機打藥、采棉機一體式采收打包,既提高了種植效率,又節約了生產成本。”巴楚縣瓊庫爾恰克鄉棉花種植戶李金慧感嘆道。今年喀什地區種植棉花644萬畝,其中370.4萬畝棉花在機械化的助力下,不僅減輕了棉農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采凈率,還提升了棉花產量和棉農收入。
近年來,喀什地區在不斷優化棉花品種結構的同時,不斷加快農業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推進棉花生產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機械化水平不斷深入。特別是進度快、成本低的“機采棉”種植模式,不僅解放了勞動力,也讓不少棉農看到了增收致富新途徑。
李金慧是巴楚縣瓊庫爾恰克鄉且克且克村棉農,今年種了740畝棉花,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采用現代化設備科學種植,經過一年辛勤努力,她家種植的棉花莖稈粗壯,棉桃勻稱飽滿,長勢明顯好于往年。
眼下正值棉花采收期,喀什地區棉農緊抓有利時機采摘新棉,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11月3日,記者來到巴楚縣瓊庫爾恰克鄉且克且克村棉田,一臺臺大型采棉機正在進行采收、去雜工作,雪白的棉花紛紛揚揚落進車箱中,被打包成一個個大棉花“蛋”,“下”到地里,等待上車運走。
在麥蓋提縣央塔克鄉結然墩村的農田里,伴隨著采棉機的轟鳴聲,一朵朵潔白的棉花被采擷,每隔半小時左右,采棉機就“吐出”一個重達1.4至1.7噸左右捆扎好的大棉球。棉花種植戶阿布都薩拉木·阿布都熱希提高興地說:“我家的100畝棉花一晚上就采收完了。以前和父母一起采摘棉花,耗時費力。現在都是機采棉,不僅高效,質量也很好,明年我們計劃擴大棉花種植面積,乘上科技的快車,增加家庭收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