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中旬以來ICE棉花期貨進入震蕩下行通道,近三個交易日連續大幅下挫,主力12月合約從108.10美分/磅跌至93.12美分/磅,一周多時間跌幅達到13.86%。雖然90美分/磅壓力位已近在眼前,但盤面、期貨市場看空殺跌氣氛仍比較濃厚,一些機構、涉棉企業判斷短線ICE主力合約有望下破,甚至測試2022年7月中旬低點82.54美分/磅,不建議國內棉紡織企業、貿易商在90美分/磅上方入市建倉,而是持貨待沽,等待抄底信號的出現。
業內看空的主要原因簡單概括為:外圍市場在美聯儲9月份繼續激進式加息倒計時;美元持續走強對商品期貨企穩/反彈形成打壓、能源價格大幅回落及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等利空因素影響下,難以對ICE棉花期貨止跌、回升提供動力。
從基本面看,近日美國各主產棉區陸續放晴,利于棉花生長和采收以及印度2022/23年度棉花產量同比預計大幅增長(CCI最新預計,印度棉花產量預計達到3600萬包,同比增長15%),再加上各方普遍認為USDA報告較大幅度高估了2022/23年度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棉花消費能力,全球棉花供大于需很突出,因此基本面也不支持ICE盤面強勢反轉。
不過,筆者認為ICE主力合約跌至80-90美分/磅甚至90美分/磅附近用棉企業可以考慮試探性、分批買入,即使沒能成功抄在底部,風險也不大。一方面,目前ICE盤面交易商對美聯儲加息、歐美經濟衰退有些過度恐慌,透支了ICE回調幅度;另一方面,美棉整體、得州好苗比例仍大幅低于前幾個年度,2022/23年度美棉產量依舊堪憂。USDA發布的美國棉花生產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9月18日,美國棉花生長狀況達到良好以上的占33%,較去年同期減少28個百分點;其中得州差苗比例從53%升高到56%。USDA數據報道,得州今年棉花預計減產58%,全美棉花產量同比下降21%,創2015年以來新低。另外,由于2022年巴西棉、印度棉等相較美棉性價比明顯偏低,因此紡企對中長線溯源訂單更傾向于使用美棉,除了成本優勢外,出口被溯源、被扣留的概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