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記者今天(1月4日)從房山區云居寺文物管理處獲悉,云居寺今日迎來新年首展,千年刻經史石質工藝科普知識展在藥師殿北配殿正式開放。
云居寺石經地宮外觀。云居寺文物管理處供圖
據了解,房山石經全稱《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經》,云居寺開山祖師靜琬為維護正法,率眾弟子刻經于石。此后,僧人們世代相承,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共刻佛經1122部、3572卷、3500萬字、14278塊,建成了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圖書館。目前珍藏于石經山九個藏經洞和云居寺石經地宮之中,被譽為“國之重寶”“石經長城”。
此次展覽展出的房山石經雕刻工藝介紹。云居寺文物管理處供圖
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展覽內容包括房山石經所選石材的成因、分布、特點和采挖技術,房山石經中所蘊含的書法藝術和雕刻工藝、石質文物保護知識等幾個部分。
石經山九個藏經洞內珍藏的房山石經。云居寺文物管理處供圖
展覽在將石經文化與科普知識相融合的基礎上,運用圖文展板、實物展示、影像宣傳等形式,向觀眾普及房山石經從選材、分布、采挖以及石質文物保護等一系列科普知識,將房山石經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在大眾面前,旨在通過云居寺科普教育活動宣傳,進一步推動房山石經研究成果轉化,調查探究石經刊刻、周邊文化遺存與地質之間的淵源,推動并拓寬房山石經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標簽: 云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