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吉林霧凇島寒冬群像:農民生意火 游人絡繹不絕

評論

凌晨5點,家住吉林省吉林市萬家鎮的朱中利便要套好馬爬犁,趕往10公里外的霧凇島。此后一整天的時間,他都要在島上載著天南海北的游客繞島觀景,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農歷冬至剛過,中國東北寒氣逼人。一年中最冷的時節,成就了吉林省吉林市霧凇島最熱鬧的日子,島上玉樹瓊花,游人絡繹不絕。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霧凇島的霧凇美景。中新社發 朱建倫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作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吉林霧凇早已名揚海內外。在吉林,霧凇島是觀賞霧凇美景的絕佳地點之一,松花江上的這個小島在霧凇的映襯中晶瑩無瑕,宛若仙境。據當地老人回憶,當地人對霧凇司空見慣,將其喚作“樹掛”,直到20世紀90年代,霧凇島來了第一批攝影愛好者,從此聞名。

更讓小島周邊農民想不到的是,隨著吉林省大力推動發展冰雪經濟,霧凇島搖身變為知名的旅游景區。小小江心島,一時承載起了許多的夢想。游人渴望飽覽勝景,農人則希望謀得幸福生活。

每年的寒冬歲尾,都是朱中利最忙的時候,他每天半夜兩點就得起床喂馬。“馬要在島上待一天,不吃夜草頂不住。”

天微微放亮時,在距離霧凇島較近的韓屯居住的關麗紅也要出發了。她要將自家做的粘豆包、冰糖葫蘆、地瓜等土特產拿去島上販賣。“賣了六七年了,他們(游客)對我的手藝還都認可。”

記者隨著這些忙碌的農民一起也早早來到霧凇島,直觀的感受就是“變化好大”。3年前,記者進島尚需擺渡客幫忙,如今島上新建了幾座橋梁,游客省去了排隊的麻煩,方便許多。

太陽逐漸升高,霧凇島上變得熱鬧起來。來自海內外的游客操著不同的語言,夸贊著眼前的美景。有人還拿起手機與遠方的朋友視頻連線,分享自己初見霧凇的興奮之情。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國內外大批攝影愛好者和游客前來觀賞。中新社發 朱建倫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這時,身穿羊皮襖、頭戴狗皮帽的朱中利正趕著馬載著游客繞島觀景。馬掛鑾鈴,咚咚作響,引來許多目光。馬爬犁明碼標價,繞島50元人民幣,合照10元。體驗的游客不在少數。

來自深圳的陳小姐首次見到霧凇,難掩激動之情,連連按下相機快門記錄美妙瞬間。她形容朱中利的馬爬犁是“行走的民俗”。“很地道,很東北。”陳小姐也欣然體驗一番。

在關麗紅的攤位前,能說會道的她時常和游客侃侃而談,“我祖上可是滿族正黃旗嘞。”

記者發現,伴隨著冰雪旅游的興起,霧凇島周邊農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他們或將自家房屋騰出來一間當做農家客棧,或憑借好廚藝開起農家飯莊,或參加各類表演隊,賺錢的形式多樣。

臨近中午時分,東北大秧歌、薩滿文化表演等節目陸續在霧凇島上演,將歡樂氛圍推向高潮。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單鼓舞傳承人趙洪閣組建的表演隊,每天至少演出兩場,成員多為當地農民。

“人多的時候,也會臨時加場,有時會有夜場。”趙洪閣說,這既能保護滿族傳統文化不失傳,還能讓周邊冬閑的農民有錢賺,一舉兩得。

然而,霧凇并非天天可見,因此霧凇島通過建設博物館、打造巨型冰雕等方式來豐富游客體驗。“我們從來也沒想過,如今靠著冰雪也能有這么好的收益。”朱中利說,現在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發家致富就在眼前了。

標簽: 吉林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激情懂色av一区av二区av,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