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可重構電磁設備,特別是可重構天線,是未來網絡通信系統(如6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的許多可重構天線設計存在不足:它們在高溫或低溫下無法正常工作,存在功率限制,或者需要定期維修。
近期,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將電磁鐵與柔順機構相結合,推出了其概念驗證可重構貼片天線,展示了兼容機制啟用的電磁設備的多功能性和高級功能。與以前的方法不同,這一方法所需零件最少,而且更可靠,能夠改變更廣泛的可重構電磁設備領域。
研究團隊使用商業電磁模擬軟件繪制并設計了一個圓形虹膜貼片天線原型。然后,他們對其進行3D打印,并在電波暗室中測試了它的疲勞故障以及頻率和輻射模式保真度。
該原型只比人類手掌略大一點,其設計目標是演示特定的頻率。對于高頻應用,這項技術可擴展到集成電路級別;對于低頻應用,則可擴大尺寸。
研究人員表示,該成果將柔順機構作為整個電磁學領域的一種新設計范式,這可能是一個全新的設計領域分支,將會開拓令人振奮的應用場景。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143-6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通信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 可重構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