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學術頭條:蓋茨再談ChatGPT,亞馬孫雨林被毀致青藏高原升溫

評論

風云三號04批衛星啟動研制

2月7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風云三號04批衛星工程研制當日正式啟動。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功研制完成兩代四型19顆風云氣象衛星,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領跑的跨越,以及長壽命、高可靠、高精度、全定量的系列化、業務化自主發展,整體實力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資料圖片)

WHO公布《病原真菌優先性清單》

真菌感染構成了巨大的公共衛生風險,必須引起全球范圍的高度重視。因此,2022年10月25日,WHO公布了一份題為《WHO病原真菌優先性清單:關于研究、開發和公共衛生行為的指導》(下簡稱:《清單》)的報告。

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預測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坡

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獲悉,土耳其地震發生后,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對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坡進行了預測:滑坡易發區主要沿東安納托利亞斷裂帶分布。

蓋茨再談ChatGPT:AI能提高效率,但要考慮邊界在哪

比爾·蓋茨一直對AI(人工智能)青睞有加,多次將其比作可與計算機、互聯網比肩的新技術。當地時間2月6日,據《福布斯》報道,蓋茨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聊天機器人ChatGPT以及AI領域的進展令人激動,AI將是“2023年最熱門的話題”。蓋茨認為,在教育、醫療等方面,AI都將彰顯其價值。蓋茨提到,擔心AI安全的人一定會說OpenAI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作為合作伙伴,微軟也對此保持高度警惕。“AI將變得有爭議,這無疑是‘2023年最熱門的話題’,它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就業市場。這讓我們不禁思考,邊界在哪里?(例如)它顯然并不會搞科學發明,但考慮到我們目前所見,未來5-10年內,這件事情就有可能發生了。”

“四川智造”地震報警系統將投入土耳其地震救援

2月8日,四川藍天救援隊首批22名隊員從武漢啟程赴土耳其開展國際援助。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提供的救援現場專用地震報警系統已隨該救援隊出發,投入土耳其地震救援。這是中國地震救援報警系統首次走出國門服務救災。

民航機載設備創新研發中心在成都雙流區開建

近日成都市雙流區舉行2023年一季度“三個做優做強”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儀式現場,民航機載設備創新研發中心項目地彩旗招展,工程車整裝待發,這里將建成成都機載設備適航審定中心辦公大樓、企業服務中心、機載設備企業研發創新大樓等產業載體。

港澳大灣區首座2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罐主體結構完成

2月7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粵港澳大灣區首座全球單罐容量最大的2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罐在中國海油金灣“綠能港”二期項目完成外罐主體結構施工作業,全面轉入內罐施工階段,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和華南地區的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

我國首款世衛組織預認證水痘疫苗供應海外

近日,科興水痘減毒活疫苗首次出口海外,首批疫苗已運抵土耳其并完成交付,用于當地兒童接種,該疫苗是我國首款通過世衛組織(WHO)預認證的水痘疫苗。據介紹,水痘多發病于2—10歲兒童,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嬰幼兒感染引發水痘,但該病毒可以以一種潛伏狀態存在于神經節內,在老年人及免疫低下人群中再次激活引發帶狀皰疹。

多米諾效應:亞馬孫雨林被毀致青藏高原升溫

當巴西亞馬孫雨林的一棵樹木被砍倒,萬里之外青藏高原的一片積雪可能就會因此消融。近日,一項發布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上的研究首次確定并以量化的證據表明,全球最重要的一些氣候臨界點并非孤立運作,而是令人驚訝和擔憂地具有長距離“遠程連接影響”的特征——這意味著如果一個臨界點被突破,另一個很可能也會。

科學家揭秘阿爾茨海默病免疫治療失敗的原因

免疫療法是目前最有希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策略之一。然而,基于該療法的抗體藥物開發卻在臨床試驗中屢屢失敗。過程工程所劉瑞田研究員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AD抗體藥物介導神經突觸過度丟失是導致免疫治療失敗的原因,并提出了無效應片段(Fc段)或無效應功能的β淀粉樣蛋白(Aβ)抗體具有較好的AD治療前景這一新策略。1月25日,相關工作發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23,8:30, DOI: 10.1038/s41392-022-01273-8)。

清華團隊探微揭秘!飛秒激光改寫材料“基因”

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是探究低維量子材料微觀物理機制的重要探測手段,并且其中超短、超強脈沖激光還可作為電子結構及物態的有效調控手段,實現平衡態所不具有的新物態、新效應。周樹云研究組和合作者首次在半導體材料黑磷中實現了脈沖激光誘導的弗洛凱瞬時能帶調控,并發現其與黑磷的贗自旋具有獨特的耦合作用及光學選擇定則,研究工作以“Pseudospin-selective Floquet band engineering in black phosphorus”為題,于2023年2月2日發表在Nature雜志。

西湖大學團隊實現“飛秒激光無墨彩打”關鍵技術突破

2月7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仇旻團隊近日在最新一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以“High-speed laser writing of structural colors for full-color inkless printing”為題解密相關工作。該團隊用由氮化鈦和氮化鋁鈦這兩種超硬陶瓷材料組成的復合薄膜作為特殊“紙張”,在其表面利用超快激光進行微納加工,實現“飛秒激光無墨彩打”,為激光無油墨彩色打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我國團隊創新“減毒”技術 99%鼻咽癌患者將從中受益

日前,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教授團隊牽頭,聯合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共3家單位,共同完成了一項鼻咽癌患者內側組咽后淋巴結區豁免放療對比標準放療的前瞻性III期臨床研究,首次創新鼻咽癌患者內側組咽后淋巴結區豁免放療的“減毒”新技術,在確保療效的同時,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項研究于英國當地時間2023年2月6日在線發表于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

肉桂可能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

肉桂是許多人用來烘焙蛋糕和烹飪美味菜肴的芳香料。據近日發表在《營養神經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肉桂在預防和減少記憶或學習障礙方面具有潛在價值。

3億年前魚化石中發現最早脊椎動物大腦

一個多世紀前,一塊3.19億年前的魚化石在英國一煤礦中被發現。它的頭骨顯微CT掃描圖表明,這是保存完好的迄今世界上最古老脊椎動物大腦。據掃描,該大腦及其腦神經大約有2.5厘米長,屬于已經滅絕的早期輻鰭魚綱下的Coccocephalus wildi(以下簡稱C.wildi)。美國密歇根大學主導了這項研究,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中科院水生所創制出無肌間刺銀鯽突變體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團隊創建了多倍體魚類精準育種技術,并與華中農業大學高澤霞教授合作,在雙三倍體銀鯽中創制出無肌間刺突變體的新種質。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水產養殖》上。

985青年教授成果入選Nature年度亮點

看到《自然》雜志將自己的工作評價為“remarkable”“highlight”,李志明的心情反倒比較平靜。這與6年前他第一次發表《自然》論文時的狀態截然不同。“在科研路上,我有過無數艱難的歲月,也有過一些自信滿滿的時刻,現在的心態則越來越平和。”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李志明講述了自己從寒門學子出發,成長為一名青年科學家的故事。在這條充滿艱辛與挑戰的路上,至少有3段經歷勾勒出了他迄今為止的奮斗歷程。

魏煒獲“亞洲杰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師獎”

近日,中科院過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魏煒研究員榮獲2022年度“亞洲杰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師獎(The SCEJ Award for Outstanding Asian Researcher and Engineer)”。魏煒由中國化工學會推薦獲獎,并受邀在2023年3月舉辦的SCEJ第88屆年會上做獲獎報告。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激情懂色av一区av二区av,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