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已知的病毒會引起疾病,因此,病毒學長期以來一直將病毒作為病原體。然而,病毒也會通過裂解微生物和導致營養物質釋放(即病毒分流)以及宿主死亡的間接后果影響生態系統過程。這兩個研究領域都將病毒置于其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但與大多數捕食者一樣,病毒也可以充當食物。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林肯分校研究團隊近日首次發現了有生物會把“病毒”作為“食物”。他們研究后發現,兩種浮游生物——“Halteria”和“Paramecium”可以主動食用病毒并茁壯成長。
【資料圖】
研究發現,“Halteria”在兩天內就有明顯成長的跡象,纖毛的種群在兩天內增長了約15倍,而氯病毒含量則下降了100倍以上。而在沒有氯病毒的對照樣本中,“Halteria”與初始狀態相差無幾。“Paramecium”也有類似表現,同樣把氯病毒作為營養來源。并且,標記在氯病毒DNA的熒光綠移動痕跡證實病毒被“吃掉”了。
“Halteria”是第一批被發現的食用病毒的生物,但不會是唯一一批。最新消息稱,類似于“食草動物”的命名,這些新發現的“吃病毒的生物體”也有了新名字“virovore”。
研究員John P. DeLong表示,“病毒主要由核酸,大量的氮和磷組成,很多生物會吃任何它們能獲取的東西。有些生物會學會如何吃這些非常好的原材料。”
據報道,從科學上講,這是人類第一次改變看待病毒的方式:病毒不僅是導致機體發生病變的“病原體”,還可以是自然界食物鏈中的一環。研究人員稱,接下來,他們將繼續研究病毒對食物鏈、物種進化等更大系統的影響。
該研究論文題為“The consumption of viruses returns energy to food chains”,于12月27日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主要作者為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John P. DeLong等。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5000120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抗病毒藥物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