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拆零銷售退燒藥
連日來,隨著多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的來臨,相關治療藥物的需求明顯增長,其中布洛芬及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藥品較為緊缺。面對市場變化,多地政府政策持續發力保障產品供應。據悉,包括湖北、山東、浙江等地均在加大保供力度生產布洛芬并投放市場。此外,北京、南京等地實行退燒藥拆零銷售政策。
(相關資料圖)
以嶺藥業稱連花清瘟可與布洛芬聯用
12月19日,以嶺藥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連花清瘟可以與解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聯用,但需重點關注是否存在解熱鎮痛藥物使用禁忌情況,在醫師指導下聯合使用。值得一提的是,12月19日以嶺藥業股價跌停。
以嶺藥業市值近一周蒸發185億元
12月19日,以嶺藥業大幅低開,午后觸及跌停。截至收盤,報40.67元,成交額54.96億元,換手率9.65%,總市值679.4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一(12月12日)收盤,以嶺藥業總市值為864.6億元,近一周內以嶺藥業總市值已蒸發185.12億元。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深股通買入2.90億元并賣出2.45億元,一機構凈買入832.90萬元。
抗原試劑一盒難求局面或將扭轉
受各地陸續取消核酸檢測點的影響,抗原試劑成為了居民判斷自己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員工“陽性請假”或者“轉陰返崗”的需求,成為抗原試劑需求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政府出臺的新措施或將從根本上改變市面上的“一盒難求”的需求狀況。近日,浙江、重慶、安徽等地均官宣無癥狀甚至輕癥均可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正常上班,部分醫院倡議醫護人員無癥狀堅守崗位;北京提出解除隔離后可返崗復工,無需進行核酸和抗原檢測。政府倡議減輕需求端壓力的同時,各地的生產端也在發力。北京、浙江、山東等地均在加大力度提高抗原試劑的生產能力以滿足市場需求。
中國聯通和騰訊簽署新戰略合作協議
20日,中國聯通和騰訊簽署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政企、個人、家庭客戶市場以及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其中,在個人、家庭產品服務方面,圍繞用戶消費場景,雙方將進一步創新聯名卡等個人用戶服務合作,并在內容與權益、場景化寬帶、家庭云等方面攜手提供產品服務。雙方還將在電信網絡詐騙治理、5G網絡安全攻防研究、安全前沿科技等方面開展合作。
iPhone15或重新劃分機型組合
據DigiTimes報道,蘋果主要代工廠和碩11月營收慘淡,一個重要原因是消費者對iPhone 14 Plus機型缺乏興趣。蘋果在明年推出的iPhone 15機型中可能會重新考慮機型組合,不排除對 iPhone 15 Plus 進行重大調整的可能。
贛鋒鋰業回應碳酸鋰價格回落
對于碳酸鋰價格回落對公司有何影響,相關人士稱,肯定存在一部分影響,但是影響也沒有那么大。碳酸鋰價格跌只是跌了一點,沒有跌太多。同時明年公司產能也會釋放。上述人士還稱,碳酸鋰下跌主要是市場供需變化,一方面明年市場供給可能更多,另一方面,市場預計明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會有那么高的增速,對碳酸鋰等價格也會有影響。
飛書項目發布軟件研發解決方案,半年新增超200家客戶
近日,飛書項目發布軟件研發解決方案《飛書項目X軟件研發,打造產研全新管理模式》,提出“流程驅動”的研發管理實踐。據介紹,飛書項目上線僅僅半年,已服務Keep,安克創新,理想汽車,莉莉絲,獵聘等200+企業客戶,涵蓋互聯網高科技、企業服務、文娛傳媒、消費電子、汽車制造、醫療和健康等十幾個行業。
口腔正畸集采開標,平均降幅43.23%
由陜西省醫療保障局牽頭組織的16?。▍^、兵團)聯盟口腔正畸托槽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在西安產生擬中選結果。作為全國首個口腔耗材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項目,49家企業的739個產品進入現場競(議)價環節,最終32家企業的572個產品擬中選,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幅43.23%,最高降幅88%,預計每年可為聯盟省份節約采購資金1.3億元以上
全球首艘3200噸級自升式風電安裝船N966今天交付啟航
全球首艘3200噸級自升式風電安裝船在江蘇啟東中遠海運海工碼頭交付啟航。這艘為比利時訂制的全球首艘3200噸級別的自升自航式風電安裝船N966,主吊機起重能力超過3200噸,是迄今為止該類船型的最大起重噸位,最大吊高達325米,最大作業水深超過80米,有效載荷超過16000噸。
全國最大平價海上風電場,中廣核汕尾甲子9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建成投運
12月20日,隨著中廣核汕尾甲子二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最后一臺風電機組并網發電,中廣核汕尾甲子9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正式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全國最大的平價海上風電場建成投運,也標志著中廣核汕尾近海淺水區1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全面建成投產。汕尾甲子二項目于2022年6月海上主體開工,僅用時半年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
特斯拉將投資100億美元興建墨西哥超級工廠
根據墨西哥《改革報》消息,特斯拉最快將于本周五正式宣布在墨西哥北部新萊昂州興建超級工廠的計劃,該計劃初始投資金額為8-10億美元,投資金額最終或達100億美元。知情人士透露,該工廠初期將生產特斯拉旗下車型的汽車零部件,隨后再生產電動車。
蘋果計劃2023年首次在越南生產MacBook,富士康代工
蘋果公司繼續推進生產基地的多元化策略,計劃明年首次將部分MacBook筆記本電腦的生產轉移到越南。目前,蘋果只在中國生產MacBook。知情人士稱,蘋果已指定其最大供應商富士康最早將于明年5月左右開始在越南生產MacBook。蘋果一直在努力為其所有主要產品線增加更多生產基地,但由于筆記本電腦生產需要一套復雜的供應鏈,所以MacBook是最后一款實現多元化生產的蘋果主要產品。富士康不予置評。蘋果尚未置評。
推特推出“Blue for Business”訂閱服務
本周,推特宣布推出“Blue for Business”訂閱服務。任何訂閱的企業都將獲得一個金色的復選標記,一張方形的個人資料圖片,并能夠將任何關聯的個人、企業或品牌鏈接到他們的賬戶。推特尚未宣布該服務定價或企業如何申請訂閱,該公司正在與一組選定的企業開展試點項目
亞馬遜云計算部門獲超7億美元美國海軍合同
據報道,美國海軍12月19日授予亞馬遜公司云計算部門一份價值7.239億美元的五年期企業軟件許可合同。根據該企業軟件許可證一攬子采購協議,海軍部可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的商業云環境、AWS專業服務和AWS培訓和認證課程。從2022年12月至2028年12月,合同最長執行五年。
Meta高管稱明年將繼續向元宇宙投入20%的成本
12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盡管Meta元宇宙戰略引發爭議,美國當地時間周一,Meta首席技術官發文,宣布其在2023年仍將繼續將總支出成本的20%用于Reality Labs。
佳士得2022年藝術品成交總額達創紀錄的84億美元
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s International)周一表示,今年藝術品成交總額達84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17%,這得益于成交額16億美元的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珍藏拍賣,以及全球千禧一代收藏家的涌入。佳士得表示,今年佳士得拍賣成交總額為72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33%;私人洽購成交總額為12億美元,較上一年下降29%。
美元兌日元失守133
自日本央行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以來,美元兌日元USD/JPY累計下挫440點,失守133,為8月以來新低,日內跌2.88%。
分析師:明年日元走強可能性增加
新加坡銀行外匯策略師Moh siong sim表示,日本央行已經擴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范圍,我想這比預期的要早。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從政策正?;慕嵌葋砜?,這是否預示著未來會出現更多的情況?之前我們看到的日元大幅走軟令政策制定者感到不安。很明顯,這增加了明年日元走強的可能性。
三星調漲NAND閃存價格,部分產品漲幅高達10%
據報道,業內人士透露,雖然市場需求低迷,但三星12月上半月依舊選擇上調NAND閃存價格。其中,3D NAND閃存價格漲幅高達10%。
加碼車用功率半導體,東芝、吉利各自宣布新計劃
當地時間12月19日,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宣布,將在其位于日本西部兵庫縣的姬路半導體工廠建造一個新的功率半導體后端生產設施。12月15日,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浙江晶能微電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由華登國際領投,嘉御資本、高榕資本、沃豐實業等機構跟投。
1.近日,杭州飛步科技宣布已完成超億元B2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安徽省鐵路發展基金和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聯合投資,將主要用于自動駕駛產品技術研發,加速推動港口等傳統行業實現智能化升級。
2.據證券時報消息,近日,協鑫科技旗下協鑫光電宣布完成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淡馬錫投資、紅杉中國、IDG資本三家聯合領投,川流投資等機構跟投,大股東協鑫科技持續加碼,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3.國內領先永磁驅動裝備創新企業-江蘇嘉軒智能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本次融資由沃衍資本領投,安信資本等聯合投資,此次融資主要用于新產品研發以及自動化生產線建設。
1.12月19日,新鄉花溪科技北交所IPO提交注冊申請。在此之前,花溪科技已于12月12日順利過會。
2.12月19日,北交所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84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河南馳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3. 2022年12月20日,富樂德(301297.SZ)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發行公告,發行人和聯席主承銷商根據初步詢價結果,綜合考慮有效認購倍數、發行人基本面、發行人所處行業、市場情況、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資金需求及承銷風險等因素,協商確定此次發行價格為8.48元/股,網下發行不再進行累計投標詢價。
1.截至收盤,三大指數午后持續下行,上證指數收跌1.07%,跌破3100點,深證成指收跌1.58%,創業板指收跌1.53%。當天,兩市成交額近640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窄1170億元。
2.截至收盤,恒指跌1.33%,恒生科技指數跌3.12%。內房股領跌,富力地產跌超9%,碧桂園跌超8%;嗶哩嗶哩、小鵬汽車跌超6%,快手、蔚來等跌超4%。
3.截至收盤,道指跌281.76點,跌幅為0.85%,報32920.46點;納指跌105.11點,跌幅為0.97%,報10705.41點;標普500指數跌43.39點,跌幅為1.11%,報3852.36點。
4.歐股收盤普漲,德國DAX30指數上漲0.3%,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37%,法國CAC40指數漲幅0.32%,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22%。
餐飲未來10年發展趨勢,規避哪些盲點?
需規避的盲點:
一、一味鉆研味道
也許在20年前,開一家餐館,便宜、好吃,就是王道。那時候,也確實沒有多少餐飲理念和營銷手段,傳統餐飲人依舊恪守著那句信條"酒香不怕巷子深"認為:做好了味道就不愁做大做強。然而卻發現,難吃的店面每天翻臺率是自己的幾倍。因為現在,餐飲的概念絕非局限于"味道"。 很多餐飲項目在味道上不算特別出眾,但卻能在很多區域市場做得風生水起??磥?quot;味道"并不是餐飲企業的命門,傳統餐飲人依舊執著的"味道",如今只是餐飲要素其中之一。只追求口味不重經營管理、營銷宣傳,往往是傳統餐飲企業的盲點。
二、不重視營銷
在移動互聯網沒出現之前,或許營銷宣傳對于餐飲企業來說并不重要。但現在餐飲企業不玩營銷宣傳就沒有做大的可能。2012年以后崛起的一系列新派餐飲品牌,基本都是憑借互聯網紅利突然爆紅。包祖肉包、壹殿仟麺、諻家燜客等,無一不是借助互聯網進行品牌輸出。 營銷宣傳已經成為餐飲企業必然要考慮的因素,借助營銷宣傳,餐飲企業可以實現幾何增長。 現實是老派餐飲思維總是輕視營銷,重視促銷。不愿與消費者打成一片,這樣勢必會影響品牌輸出。
三、做餐飲"高大全"的思維根深蒂固
傳統做餐飲,喜歡菜品全面、裝飾莊重。譬如川菜館子,一定要包括所有的川菜品種,顧客只是讀一遍菜名就要好久。 但現在已經到了聚焦單品的時代,顧客開始喜歡"小而精,小而美"的品牌。 高低凳重慶小面就是靠聚焦特定品類,"做小做精"而成功的。 相反,傳統餐飲總是要盡量囊括盡量多的菜品,這種不聚焦的方式,不利于給消費者營造品牌辨別力。
四、不清楚自己的消費者是誰
一年時間找到顧客,三年時間形成口碑,是傳統餐飲行業的基本套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老餐飲人到處看模式、看產品,跟著流行不停地換策略,其實本質上并沒有確定自己的目標人群。 如今的消費群體比起之前要復雜得多,當下的餐飲環境中,不但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客戶,而且還要盡可能細分人群。譬如一人食,專門針對單身男女的特定目標用戶服務,如今頗受歡迎。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餐飲O2O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商業模式深度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