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   >  正文

《河南省“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規劃》正式實施到2025年

評論

宜居、韌、智能的現代化城市和美麗文明鄉村如何建設?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怎么創建?4月21日,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實現上述愿景,《河南省“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正式印發實施。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新懷介紹,《規劃》明確了“十四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全省城市更新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為今后發展提供指引。

目標

到2035年,美麗河南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省城市更新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城鄉人居環境整體改善,現代化城市、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鄉綜合承載能力、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城鄉建設加快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人民群眾高質量生活環境需求初步得到保障。

到2035年,全省城市和鄉村建設品質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更加美好,城鄉發展更加健康、安全、智能、綠色、環保,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的幸福美好家園基本建成,美麗河南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到本世紀中葉,美麗城鄉建設達到更高水,人居環境、生態文明達到新高度,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碳中和取得重大進展,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

舉措

“八管齊下”,開展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

李新懷介紹,根據《規劃》,河南省將重點聚焦八個方面的任務,其中包括建設公園城市,縣城集中供暖,推進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等。

具體來看,包括統籌城鄉自然生態格局,構建區域生態安全屏障,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優化城鄉生態空間,形成完整的城市藍綠空間網絡。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標準,建設公園城市,優化人居環境。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到2025年,省轄市、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7%、90%,管道燃氣普及率分別達到99%、85%。全省新增供暖面積1億方米,有熱源保障的省轄市、縣城集中供暖率分別達到90%、60%左右。3年內全面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00萬戶以上,2000年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老舊小區基本完成改造。“十四五”末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掛牌保護率達到100%,歷史文化街區建設保護修繕率達到60%以上。

提高城市治理水

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智慧化、法治化、人化。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促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構建服務、管理、執法“三位一體”城管執法模式等。

建設韌城市

把安全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更加重視“里子工程”“避險工程”,強化重要設施、重點部位、重點場所安全防護,超前布局城市生命線,全面提高防御災害和抵御風險能力。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大力推進建筑節能降耗,發展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推進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發展,到2025年,全省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00%,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積比例達到40%。

改善城市居住條件

持續推進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新開工棚改安置住房30萬套、建成交付80萬套?;I集保障租賃住房30萬套左右,解決新市民、年輕人住房困難問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合理住房需求,提高住房品質,完善居住功能,開展紅色物業創建,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到2025年,80%以上的鄉鎮和行政村達到縣級以上文明村鎮標準,50%以上的鄉鎮政府所在地達到“美麗小鎮”建設標準,30%以上的行政村達到“四美鄉村”建設標準,50%以上的庭院達到“五美庭院”建設標準。

加強城鄉建設安全監管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窨井蓋治理、燃氣老舊管網更新改造、自然災害風險普查等專項行動,夯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全面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以質量安全保險為核心的風險控制和轉移機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深化改革創新

加大“放管服效”改革力度,深化城建投融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改革,強化科技創新,破除制約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制度障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城市更新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提供支撐保障。

標簽: 城鄉人居環境 城市更新 河南省“十四五”建設規劃 美麗城鄉建設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激情懂色av一区av二区av,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