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沈陽共為138戶暫時性困難企業發放應急性穩崗補貼1.6億元。這筆錢對職工、
對企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記者為此探訪多家企業——
穩崗補貼,如何援企留人
閱讀提示
在政府支持企業穩定崗位的政策措施中,常提到一筆溫暖的資金——穩定崗位補貼。這筆錢由失業保險基金提供,主要用來為職工發放生活補助、繳納社保費、開展轉崗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等支出。及時拿到補貼的企業表示,這筆錢不僅保住了員工的飯碗,還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3月31日9時,身為客戶顧問的孟祥雪,在視頻導購屏幕前站定,準備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去年下半年,孟祥雪轉崗到國美電器視頻導購門店工作,收入不僅沒有受到疫情影響,還逆勢增長,月薪從2500元升至4000元。然而,孟祥雪不知道的是,支撐她轉崗漲薪的是穩崗補貼資金。
2020年11月,沈陽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申領到232萬元困難企業穩崗補貼。這是孟祥雪和其他150名員工轉崗培訓費用的重要來源。2020年,沈陽為像沈陽國美電器這樣的138戶暫時性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企業發放應急性穩崗補貼1.6億元。
穩崗補貼從哪兒來,如何發放給企業,企業又將這筆錢花在哪里?《工人日報》記者近日走進多家企業進行探訪。
讓經營困難的企業有錢發工資
工作10多年,2020年,孟祥雪第一次有深切的職業危機感。
疫情沖擊下,企業營收減少。2020年2月~5月,作為門店綜合專員的孟祥雪收入下降40%。丈夫宋慶森同為該企業職員,收入也大幅下降。那段時間,入不敷出的他們,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沈陽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的行政總監馬亞男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企業計劃轉型升級,上馬視頻導購項目,這就需要培訓一批員工。“奈何資金不充裕,導致企業培訓資金不足,勢必影響培訓的場次、規模和質量。”沈陽國美電器在沈陽工作的員工共有400余人,培訓的錢從哪里來?馬亞男直言“壓力山大”。
2020年6月,沈陽市發布《關于沈陽市進一步落實失業保險支持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的通知》,這讓馬亞男看到了希望。
穩崗返還補貼是政府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為了穩定就業崗位、鼓勵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而對企業發放的補貼。
事實上,自2016年開始,沈陽從失業保險基金拿出一部分錢,補貼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低于沈陽當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目標的中小微企業。馬亞男透露,沈陽國美電器平均每年能申領到18萬元穩崗返還補貼,用于繳納社保費和員工培訓。
此次,沈陽市出臺的政策主要針對暫時性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企業。“相當于讓經營困難、可能裁員的企業有錢給職工發工資,不至于裁員,穩住了職工的崗位和飯碗。”沈陽市社保中心失業保險分中心副主任米宗楊說。
馬亞男按規定提交了第三方企業生產經營評估報告,經過沈陽市人社局、財政局、發改委等部門組成聯合審批小組審批,很快,企業賬戶收到了月人均標準為1285元的穩崗補貼。
沈陽國美電器用這筆補貼,開展了25場技能培訓。經培訓,孟祥雪很快適應新崗位,宋慶森也轉崗到加盟店任運營主管。倆人的小日子恢復如初,還紅火了不少。
保社保和福利待遇不降低
按規定,穩崗補貼可以用于企業員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相關支出。記者了解到,大多數企業將補貼用在社保繳費上。
“穩住職工的心,首先要穩住他們的薪水,確保社保賬戶月月繳費。政府返還的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蘇瑛說,2021年春節前夕,公司收到返還的穩崗補貼近396萬元,蘇瑛稱之為“新年禮包”。
作為一家大型國企,沈陽鼓風現有員工5200人。“大企業規章制度嚴格,晚一天發工資,員工就會心生擔憂。”蘇瑛說,受益于政府為企業“減負”的好政策,企業減免并緩繳了部分社保費,費率也從42%降到38.2%,“不過,人力支出壓力仍然很大。穩崗補貼到賬后,企業用這筆錢一次性繳納了社保費,確保按時繳費未延期。”
同樣是暫時出現經營困難的企業,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拿出一部分穩崗補貼,用在職工技能提升上。
疫情發生后,沈飛民機三十五廠的營收下降近40%。不過,鉚裝鉗工李志堅的收入并沒有降低。原來,企業加大了鉚工鉚接、螺栓安裝等技能培訓。培訓后,李志堅經手的產品拒收率大幅降低,因產品質量的扣款也有所減少,“現在做的件數雖然少了,可培訓后我的績效工資漲了,算下來收入和疫情前基本持平。企業沒裁員,我們同事也沒有離職的。”
“拿到穩崗返還補貼后,企業資金池寬松了不少,保生產、保崗位之余,還能保障員工的福利照常發放。”馬亞男說,去年上半年因資金不足員工生日蛋糕券延遲發放,如今有了穩崗補貼,結余部分可以給職工補發福利。
助力企業和行業行穩致遠
“人要是都走了,就算訂單恢復如前,誰來干活?企業還是難渡難關。”沈飛民機人力資源部部長宛明說。
沈飛民機共有員工2900人,其中鉚裝工2000余人,宛明說,這些員工有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實操技能,是公司的核心生產力。“若把這部分人裁掉,等經營好了,還要重新招人培訓,付出的成本會更高。并且,由于崗位對技能要求的特殊性,這部分人員若離開去其他企業工作,可能出現技能不適用,造成浪費,這對員工、企業乃至行業來說都是損失。”
沈飛民機進出口貿易量大。受疫情影響,部分國外訂單減少且遲遲不回款。在生產相對不飽和的情況下,該公司“富余”一線員工450人,為此通過“共享用工”將部分人員派至外地工作,不過員工社保仍在沈陽繳納。
宛明說,若遲遲繳不上社保,人員就會流失。這樣的話,即便訂單增加,干活的人手不夠,營收還是上不去。好在2020年9月企業拿到了550萬元穩崗補貼,宛明形容“這筆錢如雪中送炭,讓企業松了一口氣”。
“這些企業的經歷充分說明,穩崗補貼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米宗楊認為,穩崗補貼第一要務是保企業保崗位,穩住吸納就業人數較多、誠信納稅暫時遇到困難的優質企業。
穩崗補貼不僅可以保崗位,還能用來增加新崗位,助力企業長遠發展。這一點在蘇瑛所在企業體現得很明顯。
“好的企業有完善的人才梯隊和相對應的招聘計劃。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的招聘工作停滯,如果出現人才斷層,長遠看不利于企業和行業的發展。”蘇瑛說,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沈陽鼓風今年準備招聘新員工100余人,“這也多虧了穩崗補貼資金”。(記者 劉旭)